征信社智库文章内容
讨债方法众多,可以不用撕破脸
不只是银行或是公司行号需要追讨应收帐款,一般民众也会有借钱出去,结果对方不还的状况生成,且对象往往都是原本交情良好的老朋友,结果就因为债务问题或是讨债方法起纠纷,导致翻脸无情。其实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,并没有必要因此而破坏彼此间的关系,欠钱归还天经地义,除非恶意积欠,否则真正经济上有困难,总是会有分期付款或其他的办法可以偿还债务。
大多数需要做帐款追回的一般民众,若是没有接受到正确的信息,很有可能会用错讨债方法给债务人施压,导致债务更加收不回来,或是直觉地想到打官司处理,却因为打官司的时间间隔拉长,加上债务人若是经济方面不够宽裕,整个讨债起始到完成,一拖就是好几年甚至更久。近几年来,原先为了方便债务处理而设立的“支付命令”,也是一种讨债方法。
征信社品保协会表示,讨债方法有很多种,有柔性也有硬性,其实全看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,是否能更达成共识,或者有没有必要用到强硬的讨债方法才能讨回债务。人跟人之间最基本的相处就该互相尊重,互爱互信,但是随着社会风气的改变,人心不古,很多恶意积欠的债务人,明明有能力却不愿意偿还债务,所以才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硬性讨债方法,来强制债务人还债。
虽然因为经过形象的扭转,讨债已经不再是让人闻之色变的行为,但是却也依旧不是个讨喜的词。如果可以,谁希望钱借出去收不回来?谁希望借了钱以后还不出来?还得被钱追着跑?只是,毕竟有需要才会借支,没能力才会跑路,讨债这个情况,只要在有借有还的承诺下,就永远都会存在,不会消失,仅只於讨得回与讨不回以及各种讨债方法的差异而已。
征信社品保协会认为,刷信用卡购物都可以分期付款,那麽凭什麽欠钱归还不能分期付款?当然可以。债务人面对债权人虽然应当理亏,但是债权人若是愿意好好沟通、用商量处理的讨债方法,也不至于给予债务人太大的压力。利用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体谅去沟通对话,找出最适当的债务讨回方式,不仅是可以避免钱要不回来,比起攻击辱骂或是逼迫的讨债方法,也更人道、更有效率。
